
排名指标

排名亮点
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14年位居榜首。
帝国理工学院紧随其后,位列第2名。
斯坦福大学上升三名,排名第3。
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分别下降一名,位居第4名和第6名。
哈佛大学排名不变,保持第5名。
第7至第10名与去年一致,依次为: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(欧洲大陆最高)、新加坡国立大学(亚洲最高)、伦敦大学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。
中国内地高校排名持续上升:北京大学稳居全球第14名;清华大学上升至全球第17名;复旦大学前进9位,跃居全球第30名。
中国香港高校实现重大飞跃:香港大学排名上升至全球第11名。
新加坡高校表现亮眼,全球前15中占据2席: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第8名;南洋理工大学排名全球第12名。

各国/地区排名情况
美国
共 26 所 高校进入 Top 100,其中 15 所 跻身 Top 50。
Top 20 中,斯坦福大学从第6名升至第3名;芝加哥大学跃升8名至第13名;宾夕法尼亚大学、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别位列第15、16和17名。
Top 100 中,纽约大学下降幅度最大(跌12名,跌出前50);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延续下降趋势(位列第17)。
波士顿大学大幅上升20名,首次进入前100(第88名);芝加哥大学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西北大学、卡内基梅隆大学、布朗大学排名均有上升。
英国
共 17 所 高校进入 Top 100(较去年增加两所),其中 7 所 位居 Top 50。
G5院校中,帝国理工学院、牛津大学、剑桥大学、伦敦大学学院稳居 Top 10;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下降6名至第56位,无缘 Top 50。
爱丁堡大学(第34名)、曼彻斯特大学(第35名)、伦敦国王学院(第31名)保持世界前40水准(KCL上升9名);华威大学位列第74名。
谢菲尔德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双双上升10名以上,冲进前100。
澳新
澳大利亚共 9 所 大学进入世界前100名,其中 6 所 进入前50名。
墨尔本大学(第19名)保持澳洲第一;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(第20名)、悉尼大学(第25名)紧随其后;澳大利亚国立大学(第32名)、蒙纳士大学(第36名,上升1名)、昆士兰大学(第42名)稳居前50;西澳大学(第77名)、阿德莱德大学(第82名)、悉尼科技大学(第96名)进入前100。
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排名稳定(第65名)。
加拿大
共 4 所 大学进入 Top 100。
麦吉尔大学上升2名至第27名,超越多伦多大学(第29名)成为加拿大第一;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位列第40名;阿尔伯塔大学上升2名至第94名。
欧陆
德国:5所院校进入Top 100。慕尼黑工业大学(第22名,上升6名)、慕尼黑大学(第58名,上升1名)、海德堡大学(第80名,上升4名)、柏林自由大学(第88名,上升9名)、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(第98名)。
法国:4所高校进入Top 100。巴黎文理研究大学(第28名)、巴黎理工学院(第41名)、巴黎萨克雷大学(第70名)、索邦大学(第72名)。
瑞士: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(第7名,世界前十);洛桑联邦理工学院(第22名,上升4名);苏黎世大学(第100名)。
瑞典:3所院校进入前100。隆德大学(第72名)、皇家理工学院(第78名)、乌普萨拉大学(第93名)。
荷兰:2所大学进入Top 100。代尔夫特理工大学(第47名,稳居Top 50);阿姆斯特丹大学(第53名,上升2名)。
意大利:米兰理工大学首次跻身全球前一百(第98名)。
亚洲
新加坡:新加坡国立大学(第8名)、南洋理工大学(第12名,上升3名)。
日本:4所大学进入Top 100。东京大学(第36名,Top 50)、京都大学(第57名)、东京工业大学(第85名)、大阪大学(第91名)。
韩国:3所高校进入前100。首尔大学(第38名)、延世大学(第50名,上升6名,进入Top 50)、高丽大学(第61名,上升6名)。
马来西亚:马来亚大学(第58名,上升2名)。
中国
中国香港:香港大学继去年上升后,今年再进6位,跃居全球第11名;香港中文大学(第32名,上升4名);香港科技大学(第44名,上升3名);香港理工大学(第54名,上升3名)。
中国内地:高校发展势头强劲,约45%的高校排名上升。共 5 所 高校跻身全球前100。
北京大学(第14名,内地第一)
清华大学(第17名,上升3名)
复旦大学(第30名,上升9名)
2026QS 世界大学排名Top 100

END

联系我们
手机号:17797749544(同微信)
